□記者 王 飛 通訊員 王月月
1940年,359旅挺進南泥灣開荒生產,將荒涼的南泥灣改造成了美麗的俏江南。2008年,集團公司進入新疆后,高舉能源大旗,發揚“南泥灣”精神,將一個個小煤窯改造成為現代化大型礦井,建起了能源新城、絲路明珠。
龜茲礦業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經過多年的建設,原來雜草叢生、蚊蟲肆虐、人煙稀少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如今的礦區,辦公樓坐落在群山之中,女兒河從門前流過,院內綠樹成蔭,猶如一幅恬靜的山水畫,引得眾多游客前來參觀。
往年的“南泥灣” 處處是荒山
追尋龜茲礦業的蛻變之路,必須將時間定格在2008年。
那一年,集團公司與原龜茲礦業股東達成股權轉讓協議,正式控股。接手之初,龜茲礦業東、西井都只是年產煤炭9萬噸的小煤窯,生產設備落后、礦井安全系數低、管理混亂。200多人生活的礦區沒有宿舍、沒有食堂、沒有辦公室,電視也無法收看,辛苦一天的職工只能住在地窩子里,冬季零下30多攝氏度也只能用冷水洗漱。想家里人了,必須跑到兩公里外的山頭上,說到手機自動關機,再摸索著下山。
龜茲礦業生產科科長高凱是2008年招來的第一批大學生。“剛來的時候,縣城到礦上的路還沒修好,全是石子路,開車從縣城到礦上要顛簸6個小時,在那種路上行駛的車我這輩子再也不想坐了。”高凱感慨地說。惡劣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導致當時的龜茲礦業招工難、職工流動現象特別普遍,礦井正常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2008年和媳婦一起到龜茲礦業打拼的開拓一隊隊長鄭彬在6月15日的采訪中向記者坦言:“那時候與其他幾家擠在一個大筒子房里住,中間只隔著一張布檔子。現在不一樣了,生活區的家屬房條件都超過賓館了。”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為了改善職工的生活環境,龜茲礦業努力克服土地緊張、施工難度大等不利條件,不斷加快職工宿舍樓、職工家屬房建設進度。2008年以來,礦上累計投資1200余萬元建設了職工宿舍樓、探親房、家屬房、大學生職工公寓、職工文體中心等,并為房間配備了灶具、家具、有線電視和無線網絡。現在的職工宿舍樓可供600名職工居住,民族四合院、家屬房有170多間。
家住庫車縣北山阿格村的龜茲礦業職工玉蘇甫·買買提,2009年到礦上當了一名司機。隨著礦區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玉蘇甫索性放棄了老家的土房子,住進了礦上的家屬房。“現在家人都在礦上生活,這里就是我的家。”玉蘇甫笑呵呵地說。
在不改變原有的自然環境條件下,該礦黨委、團委在業余時間,組織職工在河道中撿石鋪路、開荒墾地,組織職工修建了占地約35畝的文化廣場,請懂雕刻技藝的職工將集團公司的企業文化理念刻在廣場內的石頭上,讓職工在娛樂的同時,增強對企業文化的認識。他們還在廣場內修建人工湖,利用廢舊材料在湖邊搭建垂釣臺、吊橋、蒙古包和涼亭。
如今,礦區文化廣場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茶余飯后,各種歌舞、健身比賽在文化廣場輪番上演。
到處是“莊稼” 遍地是“牛羊”
根據當地氣候特點,龜茲礦業在礦區綠化上費了不少心思,選取了白杏、垂榆、白楊等作為礦區主要樹種。2008年至今,該礦已累計植樹1萬多株,其中2014年綠化面積就達8000平方米。
為保證樹木存活,該礦為綠化區劃分責任單位,組織職工業余時間施肥、澆水。現在,礦區已經變成了“準花園”——花團錦簇,蜂飛蝶舞,草坪如茵,垂柳青翠,處處呈現著勃勃生機。
“不光這些,我們還有效利用空地,搭建起了近1000平方米的養殖基地。飼養的雞、鴨、鵝、羊、家兔總共1000多只,職工們每隔幾天,都能在食堂品嘗到礦上養的‘野’味兒。”高凱憶苦思甜,邊說邊笑。
回顧過去,艱辛幾許、奮斗幾許、收獲幾許。龜茲礦業堅持用科技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文化留人。不僅用智慧書寫了礦山發展的新篇章,而且用行動開創了新時代礦山人的新生活,并將“南泥灣”精神發揚光大,實現著在疆河南能源人的報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