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歷時4個月的艱苦奮戰,經超低排放升級改造后的熱電廠2號機組順利并網投運。
“參照國內其他電廠同方案建設經驗,一般需要8個月才能完成,最快也要半年時間。而我們制訂的4個月完工計劃,被業界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事實上,實現這個目標,我們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在談到煙氣超低排放改造時,鶴煤熱電廠副廠長李景兆深有感觸。
按照改造方案,該廠先后拆除了144米煙道,4臺引風機,標高180米煙囪內部保溫磚、內襯,2個脫硫島、靜電除塵器及控制樓等,僅拆除下的設備、構件等就有上千噸。
據介紹,該項目4月10日招標完成,5月11日施工單位就開始進駐。時間緊、困難多:今年雨量比往年大,給土建基礎開挖帶來了很多挑戰;因廠商所在地實施交通管制,導致設備無法準時到貨……
早一天發電早一天盈利。熱電廠領導班子審時度勢,迎難而上,一場與時間賽跑、與困難斗爭、與技術較量的戰役在該廠全面打響。工期迫在眉睫,“白+黑”、“5+2”工作方式成常態。在改造過程中,該廠成立了工程改造領導小組,廠領導、各部門領導指揮在一線,行動在一線,服務在一線。廠長田買生每天早調度會安排工作,帶頭深入現場,及時協調具體問題,定期召開項目協調會,抓好每一個環節、把好每一個關口,加強工程建設質量的全過程管理。
在改造關鍵時段,干部職工經常加班加點,忙碌的工地上,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感人的事。
工程組負責人吳繼強整個夏天都盯在現場,汗水把藍色工作服漬成了白色。技術組負責人王飛堅持每天早6:30巡查現場,晚7:30匯總完技術問題才回家。機組啟動期間,他連熬了3個晝夜,守了6天,孩子發燒了才回去看看……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趕工期是頭等大事,但是如何降成本也是該廠重點考慮的事項。該廠樹立快、好、省的理念,從項目招標開始就貨比三家,經過多輪招標議價,三項改造費用由1.17億元降到0.91億元。
“雖然項目改造給經營增加了投入,但我們在投入的同時想方設法增加改造后的效益。”據李景兆介紹,在改造時加裝了低溫省煤器,利用煙氣余熱加熱進入鍋爐的凝結水,水溫由70℃升高至110℃,降低煤耗2.73克/千瓦時。冬季供暖時,煙氣余熱則直接加熱回水,節約供暖成本,脫硫改造增加的費用又在這個項目中節約了回來。同時,他們對煙氣排放的汽輪機、高壓缸脹差進行處理,提高了蒸汽參數,降低了汽耗和能耗。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時,他們還用好用足環保政策,根據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項目資金計劃安排,獲得了1000萬元獎勵資金。
采訪時記者還了解到,經過本次超低排放改造,煙塵排放濃度由每標準立方米30毫克下降至10毫克,二氧化硫排放濃度由每標準立方米200毫克下降至35毫克,每年可實現減排煙塵110噸、二氧化硫730噸、氮氧化物280噸,達到《火電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最嚴格的限值要求。
“煙囪里飄出的裊裊白煙是節能環保最好的代言。這是個有利于長期發展的良心工程。”田買生如是說。
一路走來,煙氣超低排放改造凝聚了該廠干部職工的辛勤和汗水。他們心中始終有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為企業發展的更好,為天更藍、水更綠,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王一風 馬凌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