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非血緣造血干細胞吻合的概率非常低。然而,在千秋煤礦,6年內就有6名礦工捐獻的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挽救了6名異地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這在全國都非常罕見,堪稱生命的奇跡。10月31日,記者來到這6名礦工身邊,采訪他們的感人故事。
34歲的千秋煤礦機電四隊副隊長李鵬,早在2009年就參加了煤礦組織的“獻愛心”捐獻造血干細胞活動。當時,在志愿書上簽字時,他表示:“如果有需要,我愿毫不猶豫地進行捐獻。”
2011年1月,三門峽市紅十字會通知,他所捐獻的造血干細胞與上海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隨后,在經歷了高配、體檢合格程序后,確定配型成功。2011年3月21日,河南省人民醫院成功進行了造血干細胞采集,他一次捐獻120毫升造血干細胞,成為全國第2079例、義煤公司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沒有什么事情比救人一命更有意義了,我做了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李鵬說。
和李鵬同批參加“獻愛心”捐獻造血干細胞活動的工友王小博,在李鵬成功配型后的5個月,也進入了河南省人民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
2011年8月18日,經過4個小時的連續采集,162毫升鮮紅的血液從他體內緩緩流出,挽救了福建一名患白血病的13歲男孩。
“在得知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后,我表達了強烈的捐獻意愿。身為普通的煤礦職工,能夠有機會去挽救一個生命,這是我覺得非常光榮的一件事。”王小博說。
短短時間內,兩例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在該礦內部引起不小的轟動,緊接而至的第三例成功配型更是讓整個礦區激動不已。
2011年11月中旬的一個上午,熱衷義務獻血活動的該礦運銷科職工李新建突然接到一個來自北京的陌生電話:“您的血型指標與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相符,您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救治這名患者嗎?”當確認對方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院的醫生后,李建新當即答應。2012年1月中旬,配型成功。
等待救助的那名患者當時已33歲,患的是急性白血病,需要從李新建身上采集3次干細胞,每次200毫升。采集完成后,李新建的兩只手腫得像剛出爐的面包。但他說:“我感到很光榮!”
正能量就像暖流在礦工中間流淌。很快,2013年8月22日,該礦職工豆亞杰正式采集造血干細胞的日子到來了。當天,在妻子陪同下,豆亞杰走進了鄭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
由于他的血管比較細,在采集過程中,護士幾番努力,雖將導血管插入了血管,卻不能成功分離造血干細胞。“那時,我的雙臂已經被針頭扎得發青,護士都不忍心再下手了。但想到白血病患者正在經受著病痛的折磨,我就對護士說,抓緊時間繼續扎吧,有人還等著救命呢。最終,170毫升的造血干細胞被順利收集起來。”豆亞杰回憶說。
采集結束后,承載著關愛的造血干細胞被立刻送往北京,當天晚上就移植入患者體內。2013年9月4日,當得知移植自己捐獻的造血干細胞的患者正在逐步康復,豆亞杰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說:“我心里有說不出來的高興。”
兩個月后,該礦另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王大偉接到三門峽市紅十字會人員打來的電話,通知他與一名17歲患者造血干細胞高配成功,如果患者體檢合格,就能接受造血干細胞捐贈。
2014年1月15日中午,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一切準備就緒。王大偉平靜地躺在病床上,從容不迫地伸出了雙臂。
當時陪同他的已有6個月身孕的妻子說:“我為人女、為人妻,也即將為人母,深深體會到一個生命對于整個家庭的重要性。我想,捐獻造血干細胞,他不僅是挽救了一個人,更是挽救了一個家。”
創造生命奇跡的感動還在繼續。2016年8月18日上午,該礦為礦區第六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萬寶午赴鄭州捐獻造血干細胞舉行歡送儀式。
在整個采集過程中,萬寶午的妻子和3歲的孩子、省紅十字會的負責人一直守護在他身邊。當看到200毫升造血干細胞被裝進中華骨髓庫干細胞儲運專用箱,萬寶午動情地說:“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每一名健康的青年人應該做的。配型成功能給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帶去生的希望,我感到既幸運又光榮。”(高 勇 司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