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礦公路每天吸塵2次,灑水沖洗1次,礦區內每天灑水2次,確保各路段‘零揚塵’……”8月28日,陳四樓煤礦生產科主任工程師黃思強介紹起該礦的環保工作時,娓娓道來。今年以來,該礦圍繞實際、立足實干、突出實效,持續推進礦井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整治廢水污染物排放方面,該礦立足實干,通過組織技術人員自行設計生活污水中水利用系統,成功擴建了礦區生活污水池。該系統于5月份正式投用,使中水網覆蓋全礦,實現了液位、壓力和水量等變頻自動控制,不再外排,每年可節約清水18.25萬立方米,節約水資源費用20余萬元,合計減少COD、SS排放37.44噸、氨氮3.6噸,每年節約排污費用10萬余元。此外,為改善該礦南、北風井水污染環境狀況,提高水處理效果,該礦還專門引進了微型生活污水一體化處理系統,采用化糞池+SBR工藝,即間歇曝氣方式運行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于6月中旬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實現了兩處工業場地生活污水達標排放。
在固體廢棄物處置方面,為深入推進煤矸石綜合利用健康有序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減少其對土地資源占用和環境影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該礦突出實效,堅持“就近利用、分類利用、大宗利用”原則,加強綜合利用,突出過程管理,全方位提高煤矸石利用量和利用率,減少排放量。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礦矸石產生量共計7.09萬噸,處置利用率超過100%,較去年同期提高7.26%,創近年來最高水平。其中,用于生產建筑材料使用超過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6.38%,塌陷區回填2萬余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5.29%,再加上其他部分零星使用項目,協同發力,有效杜絕了以往存的新增煤矸石有害氣體排放、環境壓占破壞及滾落等不安全因素,保障了周邊生態環境,為礦井實現安全環保發展奠定了基礎。
此外,在大氣污染物排放整治方面,該礦圍繞礦井SO2、NOX、煙塵等排放實際,不斷加大節能環保工作投入,在廢氣煙囪、廢渣揚塵排污點等位置分別安裝了監測設施,進一步提高了礦井排污信息化監管能力,憑借及時有效的整治工作,實現了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丁廉潔 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