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番上陣
“老李,這個星期修復的拖輪,總共10個,你驗收一下吧。”4月13日,原料分廠機修房,機修工張星對班長李領土說道。
“小伙子,干得不錯啊,還有這個靠背輪,柱銷孔磨損了,你看怎么修?”李領土接著又安排“任務”。
“班長,到我這維修專家手里,這靠背輪少說還能‘上崗’一兩年。”張星搬著靠背輪,自信滿滿。
不僅會修,還要巧修。該公司強化員工修舊利廢創新意識,“金點子”“小妙招”層出不窮:電儀分廠員工通過測量、拆除、拼裝、重組,修復后的控制器又回到了高壓斷路器的“懷抱”;選煤分廠自制帶有“水龍頭”的油罐,“解放”了人工抽油器;機運分廠將廢舊錨桿套上塑料軟管焊接成長條凳,實用又美觀……
“鏈鏈”不舍
“小龐,這一掛鏈條你可不能給我扔嘍,我還要留著它用在其他地方呢。”
4月15日,原料分廠焦場皮帶機旁,技術員何輝看到龐龍偉拎著換下來的舊鏈條往外走,慌忙攔住。
“這舊鏈條能有啥用?”龐龍偉一臉的不解。
“你可別小瞧它,一掛小鏈條,可以用在行走小車、卸料小車、減速機……”何輝掰著指頭數起來。
在眾泰煤焦化,“修修還能用”已經成為大家的口頭禪,好多從廢料堆里“撿”回來的舊材料,在維修工的巧手下,用焊接、切割、打磨等方法,變成了生產線上的“寶貝疙瘩”。
“分毫”必爭
“趙軍和、張子恒,你們抓緊時間收拾一下工具,開始打掃‘戰場’”。
4月13日,選煤機修廠,最后一節管道焊接完后,累得滿頭大汗的班長姚杰開始吆喝了。
一聽這話,兩人習慣性地彎下腰,像“掃地雷”般開始巡視,大大小小的焊條、螺釘一個也不放過。
“姚班長,咱們省下來的東西可以圍選煤廠一圈了。”趙軍和開玩笑道。
原來,選煤機修廠負責洗煤廠主洗、原煤區域機械、管道的日常維修,每日需要消耗大量的焊條、螺釘。班組趁工作完成之后,專門安排人員清掃現場、回收物品,每日回收的焊條、螺釘等省了不少的材料費,就連乙炔氧氣也都“吃干榨凈”,不浪費一分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