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6月6日獲悉,今年以來,化工新材料公司通過實施化工板塊“東引西進”和“1+4”產業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一批“創新型、戰略型、引領型”化工新材料轉型升級項目落地見效,著力實現產品質量由“低”向“高”、產品鏈由“黑”到“白”的深層次蛻變。
立足四大基地,“東引”有序鋪開。集團公司先后與省內鶴壁、三門峽、商丘、濮陽等4個地市簽訂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協議,利用現有四大化工園區和產業基礎,聯合地方政府將東部沿海高端化工企業以招商的方式“引”進來、“留”下來。化工新材料公司依托濮陽園區等企業,以乳酸、甲醇、乙二醇等基礎產品為支撐,重點建設MMA、聚乳酸等產品項目,轉型發展為國內領先的低碳新材料生產基地。依托義馬園區等企業,以甲醇、醋酸、BDO等產品為支撐,重點建設PBT系列產品、硫酸鈣晶須等產品項目,轉型發展為省內最大的高性能纖維材料生產基地。依托永城園區等企業,以甲醇、醋酸和乙二醇等產品為支撐,重點建設綠色電池新材料、醋酸酯、乙腈等產品項目,轉型發展為國內大型綠色功能性新材料生產基地。依托鶴壁園區等企業,以甲醇、BDO等產品為支撐,重點建設聚甲醛、聚氨酯等產品項目,轉型發展為中原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新材料生產基地。以靈活機動、合作共贏為出發點,強力推進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引入美瑞新材料、國機集團、瑞柏化工等國內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合資合作共謀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目前,鶴壁園區30萬噸/年聚甲醛、永城園區83萬噸/年醋酸衍生物一期等轉型升級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十四五”期間,將在省內布局20余個高端新材料、綠色轉型升級項目,每年可新增產值近千億元,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產品營收占比將達到90%以上,形成千億級產值的可降解塑料和功能性塑料產業集群。
搶抓產業政策,“西進”有序“落子”。化工新材料公司積極踐行國家、河南省、集團公司黨委產業援疆政策要求,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奮斗目標,積極在省外布局,將省內部分乙二醇裝置等通過“西進”的方式轉移到煤炭、電力等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推動實現集聚、集約、集群式發展。推動在新疆哈密地區謀劃建設千萬噸級煤炭分質利用項目,努力打造煤電化一體化產業園區;與新疆拜城縣人民政府簽訂《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協議》,合資成立新疆拜城龍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謀劃建設150萬噸/年焦化、20萬噸/年乙二醇、20萬噸/年BDO等項目,利用西部地區優質資源建設高端煤化工項目。同時,大力整合內部優勢人才技術資源,重組成立河南省大化電氣儀表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中開展化工裝置規劃—總包—托管運行的“全生命周期”專業服務,實現生產型企業向技術服務業企業的成功轉型,努力將“河南服務”叫響全球。2021年以來,技術服務平臺公司與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化工企業積極溝通、合作,不斷擴大“朋友圈”、增加“合伙人”,簽署及擬在簽合同10余個,合同金額數億元,累計創收突破5000萬元。
瞄準瘦身健體,“重整”有序推進。化工新材料公司積極主動引導產能落后、扭虧無望的困難企業重整低效資產、無效資產,從根本上止住“出血點”。2021年以來,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先后對濮陽龍宇、安陽永金等13家資不抵債、無市場競爭優勢、長期嚴重虧損的單位進行破產重整,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逐步增強。同時,集團公司強力實施化工“十六條”改革措施,對總部權力“瘦身”,對基層權責“健體”,放開搞活、分兵突圍,逐步形成了以規章制度為綱、考核激勵為軸的契約化管理模式,進而激活基層最小細胞“各顯神通”。2021年,集團公司化工板塊裝置負荷率達97.1%,同比提升2.3%,運轉率83.9%,同比提升6.5%,其中多項指標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今年以來,化工板塊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運行復雜多變的情況下,營業收入同比增加31%。
下一步,化工新材料公司將加大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力度,提升能源轉化效率。同時,進一步做好新能源和煤化工行業上下游產業鏈耦合,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最緊迫任務目標,錨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加快推進化工板塊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