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建設公司來說,收獲頗豐。
3月,承攬中聯潤世800萬噸/年地面改擴建系統項目設計、建設、運營項目,拿下礦井洗煤系統運營的第一單;
6月,成功承攬新疆托克遜縣潤田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建設項目,合同總額逾1.2億元;
7月,趙固二礦西風井項目榮獲“中州杯”獎項,是“中州杯”首次評選煤炭施工項目,更是2022年全省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煤炭建設項目;
8月,其改革經驗被集團公司作為先進典型在全集團范圍內推廣學習;
9月,建設公司與永煤公司就陳四樓煤礦礦井水余熱利用系統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
驕人的成績單背后,離不開大刀闊斧的改革所激發的創造活力。
面對內部工程大幅縮減的困境,今年以來,建設公司通過實施深化改革,大力開展“轉觀念、轉區域、轉領域、轉崗位”“四轉”工作,“走出去”拼搏發展,朝著有市場的地方去,向著能盈利的行業拼,內外兼修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步伐。
“轉觀念”立決心,謀劃發展新思路
近年來,受國際格局和疫情肆虐影響,建筑施工行業面臨嚴峻挑戰。建設公司作為集團公司唯一的建筑板塊施工企業,長期以來主要服務于集團公司內部企業。隨著行業經濟壓力的逐漸增大和內部工程的大幅縮減,建設公司的發展面臨著巨大挑戰,即便是曾經聯系緊密的“山、陜、蒙、皖”等外部市場也幾乎丟失殆盡……
回憶當初,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興彥不無感嘆地對記者說,當時擺在建設公司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安于現狀,向現實妥協,等待消亡;第二條路是轉換思路,破釜沉舟,“走出去”拼搏發展。
建設公司選擇了后者。
“必須改變發展思路,讓全員樹立‘轉觀念、轉區域、轉領域、轉崗位’的發展觀念,不依不靠、自謀出路。”2021年7月,在建設公司召開的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議上,劉興彥提出了“四轉”發展觀念。
“四轉”怎么轉?
該公司總經理劉增林告訴記者,按照前期的研判和討論,做好“四轉”工作,就是要面向企業未來,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選擇新的市場,挖掘新的客戶,制定新的戰略,定義新的專業,創造新的價值,結合當前實際,建立科學的可持續的健康發展的新模式。
方向明確,目標錨定,接下來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
一年來,該公司認真學習領會國家、地方政府在“十四五”發展規劃中關于建筑施工行業領域的發展規劃及目標要求,收集行業發展動態信息,了解行業內領先企業發展趨勢,構建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將企業發展成為跨行業、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施工企業,業務成功涉足地鐵、道路、隧道、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工程項目遍布內蒙古、新疆、安徽、山東、江蘇、貴州、陜西、河南、廣西、天津等20多個省、區、直轄市,以及哈薩克斯坦、印尼等“一帶一路”國家。
“通過改革,建設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切實轉變了思路,摒棄了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的傳統思想,實現了思想觀念有轉換、工作作風有轉變、重點工作有突破、企業效益有提升。現在,廣大干部職工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劉興彥感慨地說。
“轉區域”開新局,出豫踏上新征程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市場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
在綜合研判國家產業政策和重點區域發展現狀、規劃的基礎上,建設公司提出了戰略性發展思路:穩住內部市場保生存,開拓外部市場謀發展,拓展新業務促轉型。
在位于新疆奇臺的中聯潤世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大家都在爭分奪秒地趕工程進度。“篩分破碎車間、食堂、倒班宿舍的基礎澆筑已經完成,下一步就是鋼結構部分的施工……”建設公司副總經理、新疆中聯潤世項目現場總負責人張道海對記者說。
中聯潤世項目是建設公司實現轉型發展、踐行“四轉”發展觀念的重大項目,也是建設公司今年重點攻堅任務之一。而類似的“走出去”項目,建設公司在新疆、內蒙古還有很多。
今年,借助集團公司“西進”發展之東風,建設公司以礦建專業為主力軍,在積極開拓“晉、陜、蒙、新”區域市場的同時,逐步拓展土建、機電安裝和鋼結構業務。目前,已在新疆哈密市、阿克蘇地區、昌吉州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承攬了多項礦建、土建、鋼結構工程。
礦井施工凍結技術是建設公司的優勢技術,曾經在國內礦建市場中占有領先地位。但限于近年來礦建市場的萎縮,該公司不得不把目光瞄向新的工程領域。
劉增林告訴記者,他們通過積極探索和拓展市場,成功在濟南地鐵、鄭許市域鐵路等軌道交通項目上承攬了施工凍結工程,實現了凍結工程區域的“華麗蛻變”。如今,在繼續深耕鄭州市場的同時,該公司還在不斷敲開省外優質市場的大門,將地鐵通道凍結施工業務拓展到了廣西、云南、陜西、深圳等省份和地市,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截至8月底,該公司共承攬工程120項,合同金額12.8億元。其中,外部工程52項,累計合同金額4.8億元。
“轉領域”拓新路,增添發展新動力
近年來,受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影響,國內風、光、氫等綠色能源基建項目發展迅速,尋找并抓住裝配式和智能化建筑、綠色礦山、新型建筑材料等新興建設領域的市場機遇,成為建設公司轉型發展、轉領域作戰的重點。
在陳四樓煤礦礦井水余熱利用系統項目施工現場,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建設公司總經理劉增林。據他說,該項目是把礦井水資源的余熱循環利用起來,以達到降本增效、節能減排的目的,這也是企業在探索綠色低碳發展路上做出的新嘗試。
翻開設計圖不難發現,該工程主打的是低碳環保色調,內容主要涉及礦區整體供暖、制冷節能,包括礦井總體可利用余熱、冬季井口供暖、建筑物供暖、洗浴熱水及夏季建筑物空調制冷降溫等內容。
“總的方案設計、項目實施以及項目托管期間的日常運營、維修維護等都是建設公司來負責,這是我們的基建優勢,也是我們今后業務拓展的一個重點方向。”劉增林如是說。
隨著“雙碳”目標的確立,綠色礦山建設被提到了一個新高度,這為建設公司的轉領域作戰提供了一個新的機遇。以此為契機,今年以來,該公司積極跟進地熱供暖、廢氣供暖等項目,在新能源業務拓展上大展拳腳——與國電投(河南)綜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中電建華東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天津華賽爾合作龍宇煤化工余熱回收清潔供暖項目,與天津波義爾公司合作焦煤九里山礦井水熱能利用項目……目前,多個項目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轉崗位”賦新能,為企業注入新活力
干事創業,關鍵在人。
為了更好地引導全員奮力開拓新市場,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該公司全面樹立開放、競爭、效益至上的觀念,為擔當者擔當,為實干者護航,充分調動廣大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9月22日一大早,剛開完班前會的史保勇便來到自己的“責任田”忙碌著,作為準東煤田中聯潤世800萬噸/年改擴建項目籌建組的骨干力量,史保勇一人要負責項目的安全監督、設備安裝、施工進度等管理工作。而在一年前,他還是在建設公司機關部室內部忙碌的“小職員”。
“以前的工作相對簡單,總認為自己能力不行,干不了太多,現在轉崗到這里,比原來忙得多,但是也精彩得多。”史保勇告訴記者:當時,與他一起轉崗過來的年輕人都堅持干到了現在,大家歷經現場施工、安全管理和經營管理等多個崗位的鍛煉,如今都成了項目一線管理團隊的骨干力量。
近年來,建設公司加大企業改革力度,主動淘汰、關閉了一批資源枯竭、扭虧無望的企業。曾經的骨干企業富昌公司也成為其中之一。
“我們主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這類企業關停后人往哪里去,二是掌握大量專業技術的人才隊伍如何發揮技術優勢,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劉興彥說,“企業的轉型發展需要人才,企業的改革脫困同樣需要人才。”
為此,該公司開展了基層和機關干部上掛下派、生產和經營崗位輪換培養,“轉崗位”式的改革讓人才的培養有了扎實的根基,也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以來,建設公司通過轉崗安置、培訓提升、專業轉換等形式,在企業內部的礦建、土建、安裝、鋼結構等施工專業間進行人力資源優化,保障了職工收入穩定,為121名職工解決了后顧之憂。30余名中層管理人員實現了崗位職責轉換、拓寬知識領域,6名優秀年輕干部在不同單位、不同專業的崗位交流鍛煉。
“人才隊伍的高水平建設是推進技術創新的根本保障,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錘煉和現場打磨,讓人才脫穎而出、持續進步,我們關注的科技創新項目才有提高和進步的可能。”劉增林說。
今年以來,建設公司完成科技研發項目9個,申報發明專利授權4項,新增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1項,科技成果查新2項,獲得市級工法3項,獲得市級建筑業技術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4項,享受科技創新優惠政策節稅額約385萬元。
“讓企業高質量發展是當今新時代、新形勢下國企改革的最強音。多年來,建設公司全體干部職工通過艱苦奮斗,奠定了企業全面開創新時代的穩固基礎。如今,將建設公司推向更高層次、更穩軌道發展,是我們這屆黨委和領導班子的光榮使命。邁步新征程開創美好未來,建設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一流施工企業,我們有信心、有決心、也有能力。”劉興彥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