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北疆內蒙古高原毛烏素沙漠腹地,一群來自河南能源的拓荒者、創業者,像一粒粒沙棘種子頑強生長,把根深深地扎進地下,枝葉密密地伸展。
14年來,他們白手起家,開疆拓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建設了河南能源所屬、河南企業所屬資源最優、產量最大、水平最高的一座現代化煤礦。
14年來,他們打破“采煤就是破壞環境”的魔咒,在沙地上裝點綠色,創造了荒漠變綠洲的奇跡,使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并舉,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現實。
14年來,他們讓河南人包容寬厚、大氣淳樸的內在品格在荒漠中扎根成長,在助力地方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煤炭保供等大戰大考中書寫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維護了河南人的聲譽,展示著河南人的奮斗精神與良好形象。
他們就是“馬泰壕人”——河南能源赴內蒙古創業者共同的名字,在祖國北疆被稱為“最美河南人”。
1.產業報國:艱苦創業逐夢想
2008年8月,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號召,懷揣產業報國初心,4名來自河南能源的創業者進駐馬泰壕,立志建設一座現代化礦井,建設一座新的家園。
當時的馬泰壕煤礦礦區,還是一片荒蕪,風沙肆虐,草木凋敝。生活在那里尚且艱辛,何況開疆創業。
一名創業者回顧,進入現場時他看到的是一片溝壑和黃土,恰逢風沙季節,嘴巴里總是感覺“咯嘣咯嘣”的。工地現場沒有住房,他們索性就找附近村的老鄉租幾間廢棄的土平房,生活困苦但自得其樂,后來終于在工地現場搭建了彩板房,才算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家”。一次,在熟睡的夜晚,一陣突如其來的大風吹過,彩板房被掀翻,只剩下人和床……在這樣的環境下,“馬泰壕人”開始了艱苦的創業之路,讓河南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特別能進取、特別能忍耐”的“五特”精神在大漠戈壁閃光生輝。
礦區距離河南老家1000余公里。為了加快建設進度,讓礦井早日投產,“馬泰壕人”自愿放棄休假,放棄與親人團聚的機會。
2009年被任命為馬泰壕煤礦生產部部長的趙群華,在孩子出生不久后就奔赴礦區建設一線。千里相隔,父親與幼子之間只能靠照片來加深印象。還有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畢業生,他們將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揮灑在了荒野上、狂風中、巷道里。多少對他們有意的姑娘因缺少時間陪伴選擇離開;而那些已找到人生另一半的,也因為孩子上學問題不得不與妻子孩子長期兩地分居。
創業艱難,奮斗以成。2018年3月,歷經10年艱苦卓絕的開發建設,馬泰壕煤礦正式投產,“馬泰壕人”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礦井的“驚艷綻放”。
2.開拓創新:奮勇爭先謀發展
2022年8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復,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組織人員對馬泰壕煤礦產能核增至1000萬噸/年進行了現場驗收。
400萬噸/年、800萬噸/年、1000萬噸/年,不斷躍升的產能是“馬泰壕人”開拓創新、奮勇爭先謀發展的生動注腳。礦井的成長壯大,靠的不僅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超前的思想理念和先進的科學技術。
“馬泰壕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內蒙古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不斷扎根生長,先后榮獲國家特級高產高效礦井、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示范礦井等稱號。
當前,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快速推進。馬泰壕煤礦因時因勢、主動加壓,先人一步開展智慧礦山建設。2020年12月,馬泰壕煤礦成功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名單。
走進馬泰壕煤礦智能管控中心,一面巨大的顯示屏上各種智能化系統一覽無余,旁邊的操作臺上,技術人員遠程控制著位于井下400多米深的采煤機。隨著采煤機的緩緩移動,在屏幕上清晰可見塊塊烏金隨著輸送機涌向地面。
如今,馬泰壕煤礦的主煤流系統、變電站等地點均裝上了機器人,通過高倍攝像機+AI人工智能系統自動進行巡檢;智能化快速掘進設備單日掘進最高紀錄可達40米,效率提升了33%;從根本上解決了采掘接續問題,成巷周期縮短了66%;采面形成周期縮短了60%,大幅降低了掘巷運營費用和巷道維護工時。
在智能化設備的加持下,馬泰壕煤礦用工不足1300人,原煤工效達7052噸/年·人,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8年以來,該礦實現利潤總額126億元,為河南能源取得改革重生作出巨大貢獻。
3.綠色發展:和諧共生促雙贏
馬泰壕煤礦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秉承“清潔生產、綠色發展”的環保理念,統籌推動煤炭科學開發、安全生產、清潔加工、綠色儲運和高效轉化,不斷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
該礦投入7500多萬元,圍繞礦井三大蓄水池開展生態保護,復綠面積達4.54萬平方米,種植各類綠植4萬余株。現已形成集生態旅游、種養殖基地、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礦區后花園”。
采煤不見煤,礦區宛如畫。如今的馬泰壕煤礦,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座在產煤礦。礦區綠化面積達80%以上,白天鳥語花香、夜間燈光輝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文明綠色景象成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
十余年來,“馬泰壕人”不斷探索綠色開采、環保開采新模式,創造了戈壁變綠洲、荒漠變果園的奇跡,走出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并舉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礦井于2021年10月順利通過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驗收。
4.扛穩責任:擔當作為展形象
“馬泰壕人”勇于承擔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在助力地方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煤炭保供等大戰大考中書寫責任擔當,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用實際行動維護了河南人的聲譽,展示著河南人的良好形象。
秉承“立足一地、造福一方”的理念,該礦始終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為企業經營的重點,積極幫助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2018年以來,該礦累計上繳稅費70億元,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300余個,為地方百姓實現幸福生活創造了條件。
該礦積極與當地政府協作,開展“百企幫百村”、鄉村振興等助農扶農活動,捐助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用于礦井周邊的哈日木呼爾村、瑪勒慶壕賴村等村社的道路硬化、人畜飲用水改造、孤寡老人養老、優秀大學生助學等。
同時,每到冬季采暖季節,該礦主動向周邊村民捐贈“暖心煤”“平價煤”,已累計捐贈20萬噸,緩解了當地村民的“用煤難、用煤貴”問題,讓大家溫暖過冬、安心過年。此外,該礦還主動承擔保供任務,多年來向鄂爾多斯市各旗縣,河南省鶴壁市、商丘市等10余個市、縣(區)發運保供煤525萬噸,有效緩解了地方的“燃煤之急”,為當地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強的能源保障。
14年來,包容寬厚、大氣淳樸的“馬泰壕人”拼搏奮斗、勠力前行,在祖國北疆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創業之歌,形成了“產業報國、艱苦創業,開拓創新、奮勇爭先,綠色發展、和諧共生,扛穩責任、擔當作為”的“馬泰壕精神”。該礦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他們將繼續以建設“黨建引領、安全高效、智能融入、改革創新、綠色和諧的行業領先、世界一流高質量發展示范企業”為目標,全力以赴為地方經濟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