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安靜的機采室里,血小板分離機有節奏地運轉著。寇俊利半躺在座位上,手握紅色彈力球,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他要一直保持一種姿勢,等待機器分離出血小板后,將血液重新輸入體內。
這樣的獻血場景,53歲的寇俊利16年來經歷了102次。他說,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事情。
涓涓熱血,匯成“愛之河”
寇俊利是焦煤公司中馬村礦政工黨支部一名擁有28年黨齡的黨員。見到寇俊利時,他正在吃午飯。一盤黃瓜蘸醬,他吃得津津有味。見我們一臉疑惑,寇俊利便解釋道,為了保證血液質量,參加獻血后,他成了一名素食主義者。
提及自己的獻血經歷,他說:“之前,我對獻血常識知之甚少,直到200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一場獻血宣傳活動后才知道,一年最多可以獻兩次全血。但捐獻血小板屬于獻成分血,一年最多不超過24次。”
當寇俊利了解到全血一年只能獻兩次,而成分血每兩周就可以獻一次后,他毅然選擇了獻成分血。從那以后,他一有機會,就會去獻血,1次、5次、17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獻血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據了解,自2007年以來,寇俊利先后102次參與無償獻血。其中,包括17次全血、85次成分血,獻血總量達40800毫升。
爭分奪秒,守護“生命之光”
目前,最常見的成分獻血是機采血小板,每獻一個單位機采血小板,需要40~60分鐘。在獻血前一周內,獻血者要清淡飲食,正式獻血前幾天還要先采血樣。血樣經檢查合格后,血站才會通知你去獻血。
2015年夏天,正在工作的寇俊利突然接到了焦作市中心血站的緊急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了工作人員焦急的聲音:“有一位患者急需緊急輸血,您的血型符合,請問……”寇俊利沒有猶豫,安排好手中的工作,告知同事后,立即趕往血站。
時間刻不容緩,每一秒都是與死神的賽跑。12公里,寇俊利用了19分鐘便趕到了。下車后,他三步并作兩步跑向采血室,焦急的內心讓他汗流浹背,顧不得擦拭汗水,便向血站工作人員說道:“按最大量抽取!”
看到400毫升的血袋抽滿后,他松了口氣。后來得知,患者已成功脫離了生命危險。寇俊利說:“世界上最奇妙的感覺,就是你捐獻的血液,流淌到另一個人的身體里,走進了他的生命,雖然與他素不相識,但內心是溫暖的。”
以身作則,傳遞社會“正能量”
隨著獻血次數的增加,對無償獻血認識的逐步深入,寇俊利越發感到,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我國無償獻血者所獻的血液有34%的血量用于癌癥和血液病患者。為能夠幫助更多患者,寇俊利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志愿服務活動,為獻血者答疑解惑。“獻血是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科學定期獻血可以有效地促進血液的再生,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還可以提升肌體的自我更新能力。”……更可貴的是,他通過親身經歷告訴大家獻血無損健康。
“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傳遞社會正能量,弘揚‘特別能戰斗’精神。”寇俊利說道。